第一篇:写你独有的生活
曾听到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说: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。
为文之道,千头万绪,包罗万象。但我们也可以一刀两段,把这个复杂的问题切成“写什么”和“怎样写”两大块。考场作文,首先要考虑的是写什么,其次才是怎么写。写什么的问题解决得好,作文往往成功了一半。
高考作文的话题是“忙”。如果只强调写熟悉的生活,那么许多考生马上会想到高三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,这正是他们最为熟悉的。事实上当年也确有不少考生以此为素材,结果是了无新意,鲜有佳作。
我给学生的建议是:写你独有的生活。有的学生反问:我们都是同龄人,经历大同小异,哪来独有的生活呢?我给他的回答是―――舍大同,取小异。
为了使这条建议更具操作性,我们可以为“写你独有的生活”这句话加一个注脚:回顾经历,区别他人。这八个字就是找出自己“小异”的方法。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,地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。每个学生都应该回顾和翻捡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,找出与众不同的那份生活。这份生活,正是你藉以取材的最佳土壤。在高考考场上,考生应该树立一种自觉意识:在命题允许的范围内,我要力求从那块最独特最肥沃的土壤中取材,我要拿最有价值的东西示人。
为更好地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块取材的沃土,不妨再铺设两块跳板。
一、从生活环境的角度,去搜寻自己独有的经历。
比如有的学生在外地或农村生活过,这份经历相对于始终生活在本土城市的绝大部分同学而言,就是一份独特的素材。再比如,近年来中国社会变化剧烈,有的学生父母下岗,有的学生生活在单亲家庭。这种经历本身固然是一种不幸,但是“文章憎命达”,苦难常常是写作的温床。这份不幸的体验也是你成长的精神营养。它是珍贵的,因为别人没有;它又是真切的,因而写出来容易打动人。
二、从爱好、专长的角度,去挖掘自己独有的体验。
如果说艰难的生活经历毕竟是块苦涩的素材沃土,不可求也不愿“遇”的话,那么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不少学生还有一块属于“暖记忆”的独特土壤,那就是个人的爱好或专长。无论是出于自己的兴趣,还是迫于家长的安排,对于自己的爱好或专长,你都投入过大量的精力。这份生活,既是自己熟悉的,又是大部分人没有的。因为是他人所无,所以写出来就有新鲜感,就有可读性;又因为谙熟此道,所以就能写出真情实感,写出自己独到的体验与心得。而这些,正是构成一篇文章生动性和感染力的最重要的因素。
上海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叫“我的财富”。当年几万考生很多人写我的财富是知识,是书籍,是青春等等。教师在阅卷过程中,只觉大同小异之作铺天盖地,似曾相识之感挥之难去,评卷成了一种苦刑。有一名考生却独树一帜,写了他所收集的近千枚古币和近十年的集币经验。作者就是从自己独有的生活中取材,告人以未知,道人所不能道,使一篇应试之作获得了一种无可替代的审美价值,让阅卷老师眼睛为之一亮,自然就得了高分。
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。创造性劳动的本质特点是求异思维。高考作文也不例外。在准确审题的前提下,只有打破思维定势,写出自己独有的生活体验和感悟,才能不落俗套,展现自己新颖的构思和独具的风采。
第二篇:心态决定人生
不经意之间,暴风雨骤然袭来了;
不留神之中,花儿凋谢零落了;
不小心之时,对手独占鳌头了;
面对生活中不期而来的种种不如意,我们该怎么办?一味地悲伤、痛苦是永远也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。其实,困难与挫折并不是真的无法解决,而是我们将自己困住了,困在了自己的心里。人的大多数失败,都在于无法战胜自己,无法战胜内心的懦弱。常常把很小的困难与不如意无限放大,结果给自己的生命戴上了沉重的枷锁,或灰心丧气,或惶惶不可终日,或惊慌失落,或举足不定。保持这样的生存心态,哪怕去迎击很小的困难与不如意,也只能是一败涂地。换个角度想想,拥有一分乐观,一分淡薄,一分洒脱,珍惜现在所拥有的,重新审视生活,调整好心态,勇敢地冲出黑暗的包围圈,你会见到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!
心态决定人生。可以说,人生的痛苦与幸福,失败与成功,忧愁与快乐,都是由我们的心态所决定的。在痛苦、失败、忧愁的面前,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,这样便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变成幸福、成功与快乐的了。
茫茫人海中,做一个让人一眼即可辨出的名流大家不易,做一个坚守自己之道,不为声名利誉所累的平凡之人更是难上加难。心态决定人生陶渊明挣脱世俗的利欲熏心,过着“悠然见南山”的“桃源”生活,人生是如此的酣畅惬意;李白屈膝媚俗于权贵之势,发出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,使我不得开心颜”的豪言壮语,人生是如此的浪漫豪迈……珍惜所拥有的,甘于平淡,不作奢求,看似简单,实则很难。非淡薄无以明智,非宁静无以至远,唯有“心如止水”“清心寡欲”,才能守住人生的伊甸园,成就一番大事业。人的生活理念不仅仅取决于物质的多寡,更在于心灵的滋养,心灵的支配。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对待一切,用冷静的目光去看待人世间的一切,才能活的坦荡,活的超然。
心态决定人生,记住一句话:告别痛苦、失败与忧愁的手只能由自己来挥动!